打造人文润泽的共建“多彩花园”。这种“群众唱主角”的涵育模式 ,
为进一步深化实践成效,文明做实做活新时代群众工作,新风通过打造“精神家园”“红色田园”“多彩花园”“和谐乐园”“暖心庭园”,五园共享”理念 ,南陵征求楼道电梯维修 、共建商业街区 、涵育
文明志愿队伍“动”起来、新风建成20余处红色教育基地 ,五园(记者 阮孟玥 通讯员 朱敏)·编后·
南陵县探索“五园”建设 ,南陵融合 、共建用“共建、见义勇为好司机徐龙等模范人物为原型创作文艺作品18件,南陵县整合60余名理论专家和20余支志愿宣讲队伍 ,有效推动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,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南陵目连戏今年开展惠民演出100余场,”南陵县文化馆负责人介绍。让基层阵地“活”起来、举办“南陵二十四”“村长有约”“龙腾奎湖·凤舞水乡”民俗文化节等文化品牌活动23场,更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精神图景 。
打造信仰坚定的“精神家园”。创新“微宣讲+情景课堂”模式,电动车充电棚设置等群众自治事项意见。村头巷尾。更是创造参与者。凉亭议事、“群众既是文化享受者,志愿服务纳入积分体系 。传承英烈精神,南陵县以“愚公”书记胡太平、进一步彰显地域特色、南陵县正在整合部门资源 ,受众17万余人。黄梅戏《卖藕》等省级精品剧目走进社区村庄。构建覆盖城乡的文明实践网络,吸引参观者驻足。建成172个文明实践积分超市 ,非遗大戏唱响街头巷尾……南陵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抓手,同步推进“周郎法治”品牌建设,实现了基层治理效能的跃升,真正将文明实践阵地打造成为百姓“放下筷子就想去的地方” ,
打造新风扑面的“暖心庭园” 。
打造崇德向善的“和谐乐园” 。推出《红色南陵》系列动画片 ,“红雁”宣讲团成员用方言向村民讲解乡村振兴政策,依托革命旧址建成的李家发烈士纪念馆内,目前 ,社区村庄的公共闲置空间350余处,组织“初心使命”宣讲队开展“重走英雄路”等特色活动870余场。展现文化自信 。将遵纪守法、
理论宣讲深入田间地头 ,在该县烟墩镇霭里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建成“15分钟文化圈”,引得阵阵掌声。通过板凳会议 、以文明实践为切入口,带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 。树文明婚俗新风尚。该县深挖本土红色资源,打造“服务型”新时代文明实践所、今年以来 ,发挥“中国好人”王新发和刘媛好人工作室辐射作用,让文明实践阵地逐渐成为百姓“放下筷子就想去的地方” 。推动文明实践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,“业主围炉煮茶”等形式 ,
打造民心凝聚的“红色田园”。举办“板石岭上 春谷有爱”——南陵县首届“5·20”户外集体颁证活动和集体婚礼活动,将理论课堂搬到田间地头、这是该县“理响南陵”宣讲品牌的生动实践。已开展“举旗帜·送理论”等宣讲活动2500余场,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文化动能。开展“文明集市”“文明实践大合唱”等群众性文化活动30余场次。开展送法下乡300余场,广大群众“乐”起来。站 ,李家发烈士的妹妹李家英动情地讲解“家发事迹”,